一、作用于植物的肥料增效剂
作用于植物的肥料增效剂更符合植物生物刺激素的概念:植物生物刺激素是独立于植物营养成分的产品,能够促进植物养分的吸收,改善植物或植物根际的营养利用效率、提高植物抗非生物胁迫的能力、改进作物品质、促进土壤或根际的养分有效吸收等。
生物刺激素有四大类:1、海洋来源的,主要包括海藻提取物及甲壳素类物质;2、矿物源、发酵产物,主要包括腐殖酸、氨基酸等;3、微生物源的,主要包括对植物有益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4、植物源的,主要是指从植物中提取的物质。
二、作用于土壤的肥料增效剂
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对农作物的生长至关重要,土壤结构、土壤的盐碱化、土壤的PH值、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等对肥料的吸收利用率影响很大,我们这里讲的作用于土壤的肥料增效剂主要是指改善土壤结构,自然产物:腐殖酸类、纤维素类、沼渣等人工合成:聚乙烯醇、聚丙烯腈等,来促进土壤团粒的形成,改良土壤结构,提高透气性,改善根系生长,促进微生物活动并提高土壤中养分的转化,提高保水保肥能力,间接提高肥料利用率。
三、作用于肥料的肥料增效剂
肥料在土壤中挥发、淋失、固定等是肥料流失或不容易被植物吸收的主要原因,下面简单下大量元素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的增效剂。
1、氮肥增效剂,氮肥增效剂在我国是单独的一个肥料品类,主要是指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因氮肥需求量大,利用率也很低,提高氮肥利用率是提高肥料利用率的主要方向。
a:脲酶抑制剂,土壤中存在脲酶能够催化尿素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抑制脲酶能够抑制尿素分解,尿素的利用率就会提高,脲酶抑制剂的主要代表产品是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国内也有专家用腐殖酸、海藻提取物等产品作为研究对象。
b:硝化抑制剂,硝化抑制剂能够抑制土壤中的硝化细菌,阻止铵态氮向硝态氮转换,使氮肥长时间以铵态氮保存在土壤当中,减少土壤中氮肥的挥发和淋融,硝化抑制剂的代表产品是双氰胺(DCD)、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2-氯-6-三氯-甲基吡啶(CP)。
c:包膜尿素,将氮肥(尿素)表面用树脂或硫磺等用一定的工艺喷涂到肥料表明,通过物理包裹的方法让尿素缓慢释放,让尿素的释放和温度正相关就能形成缓释和控释。常用的树脂种类有:聚氨酯、环氧树脂、脲醛树脂等。
2、中微量元素增效剂
a:用螯合剂与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硼和钼除外)在土壤中不易被固定,易溶于水,又不离解,能很好地被植物吸收利用。也可与其他固态或液态肥料混合施用而不发生化学反应,不降低任何肥料的肥效,可用的螯合剂有乙二胺四乙酸(EDTA)及其二钠盐、二乙三胺五乙酸(DTPA)、乙二胺二羟基苯乙酸
(EDDHA)和羟乙基乙二胺三乙酸(HEDTA)等,腐殖酸、氨基酸、柠檬酸等也可以。
b:有机物络合微量营养元素而制成的络合态中微肥也能够提高肥料利用率,如木质素磺酸锌、尿素铁络合物(三硝酸六尿素合铁)、黄腐酸二胺铁和环烷酸锌乳剂等。